联系信息/contact us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
电话:020-88888888
传真:020-99999999
邮箱:youweb0@admin.com
2024年初,杭州购房者小李在政府推出的房东直售平台上发现一套心仪房源,挂牌价比市场价低10%。当时特别兴奋,想着能省下6万中介费。小李回忆道。然而,就在过户前一天,他偶然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时,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被抵押的事实。由于没有专业机构把关,这场交易最终陷入长达三个月的法律纠纷,小李不得不花费2万元律师费解决问题。
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。自2021年杭州首创房东直售模式以来,深圳、上海、苏州等城市相继跟进,官方平台承诺零中介费吸引了大批购房者。但现实是:杭州平台上线三年,个人挂牌量仅占全市二手房源的5%,实际成交不足1%。当政府力推去中介化以降低交易成本时,一个问题却浮出水面:官方力推的“去中介化”真的能降低购房成本吗?
2023年起,住建部多次发文要求规范中介服务费,北京、广州试点单边代理模式,试图打破传统中介垄断。苏州上线的苏找房平台甚至为每套房源赋予官方认证的苏房码,承诺五真保障:真实存在、真实产权、真实委托、真实价格、真实业主。
然而,市场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淡。以杭州为例,尽管“房东直售”模式好评如潮,交易成功的却不多。虽然没有专门统计,但从全国来看,目前大部分的二手房交易仍在通过中介来操作。一位自行办理过户的宁波市民坦言:平台只能保证房源真实,但后续贷款、缴税像走迷宫,我还是找了中介代办。
有观点认为, “房东直售”很难取代中介,虽然它能免除中介费用成本,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时间和其他交易成本。一套二手房走完交易流程,要经过看房、选房、拉产调、双方约定交定金、网签备案、付首付、办房贷、过户、交税、领产证、放贷、款清交房等十几道关,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中介能够提供便利服务,而自助服务无法做到。
上海卖家王女士的遭遇极具代表性。她在自主交易时因不熟悉贷款流程,材料被银行三次退回,导致超过合同约定的放款期限,最终赔偿买家1.5万元违约金。中介费看似省了,但时间、违约金加上请假扣薪,实际支出反而更多。她苦笑道。
此前,湖南省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令人警醒:购房者曹某通过中介看房后,私下与房东成交,结果因房屋存在白蚁问题引发纠纷。法院最终判决曹某仍需支付中介费,理由是已形成事实服务关系。记者通过搜索发现,类似案例在全国并不少见。
90%自主交易合同缺乏专业的违约赔付条款。一名资深律师指出,当出现户口迁移延迟、家具留存争议等细节问题时,购房者往往维权无门。更严峻的是资金安全。杭州市民田女士的担忧很典型:没有第三方监管账户,我付了定金后卖家失联怎么办?
材料不全,下周再来!——这是自主交易者最常听到的政务窗口答复。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经理透露:对自主交易客户的贷款审核更严格,材料驳回率比中介渠道高一倍。原因很简单:中介长期与银行合作,熟悉风控要点,能预先排查问题。
事实上,尽管购房者对中介行业存在诸多不满——社交媒体上,有网友吐槽“中介带看10套房,8套是‘钓鱼房源’”,但不可否认的是,专业中介机构在二手房交易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“我们提供的不是信息,而是风险防火墙。”链家某区域经理向记者解释,中介的服务涵盖产权调查、资金监管、贷款预审等12个关键环节,“就像去医院,挂号费只占诊疗成本的小部分”。这些专业化服务,恰恰是当前自主交易中最缺失的环节。
业内人士指出:“自主交易适合熟人买卖或全款购房,但对于需要贷款、跨城交易或产权复杂的情况,专业服务仍然必不可少。”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政府力推“去中介化”的背景下,中介行业依然保持活力——其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管控和流程优化。
值得关注的是,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借鉴中介行业的成熟经验。杭州“e房通”平台新增的购房资格核查、网签等功能,南京提供的标准化合同模板,以及住建部强调的“全链条保障”体系,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传统中介服务的优势。这些政策优化,本质上是在政府平台与市场化服务之间寻找平衡点。
对购房者而言,理性认知中介价值同样重要。如果选择自主交易,务必做好风险防控:查验房产证、抵押记录等关键信息;花费少量资金聘请律师审核合同;优先选择有政府背书的试点小区。而在复杂交易中,专业中介的服务或许能避免更大的损失。
中介行业确实需要改革,但简单“去中介化”并非最优解。就如同一位业内人士所说,去中介化不是目的,让交易成本回归合理才是本质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购房者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中介服务,而是更加专业、高效和透明的交易环境。正如一位同时经历过自主交易和中介服务的购房者所说:关键不是有没有中介,而是我需要清楚地知道,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