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信息/contact us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
电话:020-88888888
传真:020-99999999
邮箱:youweb0@admin.com
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反映的是一级市场的拿地与开工情况,这一数值自2022年4月份转负以来,就一直没有回过正。
全国卖地收入2021年见顶,之后快速跳水,去年卖地收入跌至48699亿元。
财政部数据显示,今年前四个月,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340亿元,同比下降11.4%。以此预估,今年全年卖地收入,可能会跌破4万亿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至5月份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5315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.9%;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.6%。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4091亿元,下降3.8%;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.8%。
2025年4月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22个,较上月减少2城;下跌城市有45个,较上月增加4城。二手房价格方面,有5城房价环比上涨,较上月减少5城;下跌城市64个,较上月增加8城。
2025年5月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13个,较4月份减少了9个;下跌城市53个,比上月增加了8个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3个,较上月减少了2个;下跌城市67个,较上月增加了3个。
关税大战,不仅影响预期和信心,更影响经济复苏势头,而这两者都是楼市复苏的底层逻辑。
3月份的杭州楼市,可谓热火朝天,在年初的deepseek和宇树科技热度加持下,杭州复苏势头盖过了一线城市,俨然成长为了楼市新风标。
当月,杭州十区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,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,创下近8年来新高。
地价更是在一周内,两次捅破天花板,冲破了8万元,两个地王让其最高楼面价先后超越广州、深圳,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。
4月份,杭州二手房成交量直接跌破万套,为9421套,5月份进一步缩水至7416套。
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全面救市之后,同时叠加当时管理层对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的表态,楼市似乎有了重燃之势。
深圳行情一触即发,去年10月份深圳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网签量较前一个月均翻倍,之后的11月份、12月份如芝麻开花一样,节节高。
这个势头在春节之后的3月份仍有延续,3月份二手房网签量6078套,仍在5000套荣枯线之上。
但最终止步于4月份。并在5月份再次跌破5000套荣枯线。相比于去年四季度,很明显,热度已经完全不再了。
其房价,按照贝壳找房追踪的情况来看,已经在5月份跌破了5万元,进入了“4”字打头时代。
这是热点城市在4月份再次转跌的直接诱因。当然,关税大战只是诱因,根本逻辑则是:房价已经远超各城市自身的购买力。
经历了上一轮猛涨,即便产业强悍如、供需短缺如深圳,其本身的收入、经济、产业也支撑不了其泡沫巨大的房价。
虽然从2021年开始,房地产进入了全面盘整周期,很多城市的房价跌幅还不小。
但伴随发生的还有民众的收入与就业不如预期,让相当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,更加买不起房。
所以,本号说过,这一轮全国房价普跌的根本逻辑在于,大多数城市的房价,都远超城市本身的购买力和支撑力,也就是我常说的“德不配位”。
所以,即便是深圳、苏州、宁波、无锡、东莞、佛山这样的制造业、产业强市,房价也难止跌。
过去几年的大环境下,民众的收入缩水,让有实力投资的人也丢失了信心,才进入了不断调整的周期当中。
我提出过一个概念,叫“需求断档”。简单理解,就是高房价形成了一个天堑,让相当部分人空有需求没有实力。
第一,宏观经济周期、宏观大环境以及关税大战、全球局部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,让有钱人没有信心和预期买房投资。而且,之前炒房投资收获的人,正在寻求离场,落袋为安。
第三,中间一小撮有首付能力的人群,在调整的环境中,选择持续观望,既怕追高,又怕踏空。
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新住房需求将比2017年的峰值大减75%,因为人口减少和价格下跌的预期心理持续冲击投资兴趣。高盛报告指出,人口减少和城镇化速度放缓,表明人口的住房需求正在下降。随着业主出售空置公寓,中国的投资需求可能会转为负值。因此,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对新住房的年度需求可能仍将略低于500万套,远低于2017年2000万套的峰值。
我之前说过,经济的兴盛之下的房地产兴盛,才有意义。反过来,房地产兴盛带动经济兴盛,则是虚假繁荣。